|
河鋼推動本省全域開展“無廢城市”建設,根據國家“十四五”時期“無廢城市”建設工作要求,結合雄安新區“無廢城市”試點經驗和河北省實際,制定本工作方案實施步驟
(一)建立建設梯隊。各市政府提出“無廢城市”建設申請,省生態環境廳會同省有關部門提出意見后,擇優報送生態環境部,并積極爭取納入國家建設名單。根據生態環境部確定的城市名單,建立國家、省“無廢城市”建設梯隊。
(二)編制實施方案。各市政府組織編制“無廢城市”建設實施方案。實施方案參照生態環境部辦公廳《“無廢城市”建設試點實施方案編制指南》制定,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有機融合,明確城市發展現狀、資源稟賦、產業布局、發展階段、固體廢物產生和利用處置現狀等,建立目標清單、任務清單、項目清單、責任清單,做到目標任務化、任務項目化、項目責任化。納入國家“無廢城市”建設名單的市于2022年7月底前印發實施方案,報送生態環境部和省生態環境廳;其他市于2022年12月底前印發實施方案,報送省生態環境廳。
(三)穩步推進建設。各市政府是“無廢城市”建設的責任主體,要圍繞“無廢城市”建設工作內容,建立專門工作機制,逐級細化分解各項任務,明確時間表、路線圖,加強工作調度、督導和考核,確保實施方案落地落實見效。
(四)開展評估總結。建設期間,每年底前,各市對“無廢城市”建設總體情況、主要做法和成效、存在的問題及建議等進行自我評估,形成總結報告,并于次年1月底前報送省生態環境廳。省生態環境廳會同省有關部門對全省“無廢城市”建設總體情況進行全面評估,于次年3月底前將總結報告報送生態環境部。
保障措施
(一)加強組織領導。成立全省“無廢城市”建設工作領導小組,省政府分管負責同志任組長,各相關單位負責同志為成員,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生態環境廳,統籌協調推動各市和雄安新區“無廢城市”建設。強化部門間協調聯動,切實加大對“無廢城市”建設的組織和指導力度,積極推動“無廢城市”建設各項工作落地見效。加強“無廢城市”建設考核,把“無廢城市”建設與固體廢物管理有機結合,納入省對市污染防治攻堅成效考核內容。各市成立相應的領導協調機制,強力組織開展“無廢城市”建設,形成各負其責、各司其職、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。
(二)強化技術幫扶。科學合理設定“無廢城市”建設技術路線,省生態環境廳會同省有關部門指導各市編制實施方案,組織調配技術力量,建立“無廢城市”建設專家庫和技術幫扶組,為各市、雄安新區提供全流程跟蹤式技術指導,保障“無廢城市”建設按預期目標順利推進。培育新興市場主體,健全“無廢城市”建設技術服務體系,提高先進適用環境技術裝備和環境科技咨詢服務的有效供給能力,支撐固體廢物的精準、科學治理。
(三)積極推廣復制。學習借鑒“無廢城市”試點建設成功案例,因地制宜消化吸納,融入各地實踐,加快“無廢城市”建設進程。省生態環境廳會同省有關部門持續跟蹤各市、雄安新區建設動態,深入系統總結成效和經驗,把行之有效的創新舉措制度化,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,積極在全省推廣應用。
(四)大力宣傳引導。各市、雄安新區要以“無廢城市”建設為主題,將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等內容納入有關教育培訓體系,面向學校、社區、家庭、企業開展形式多樣生態文明教育,形成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的強大合力。豐富宣傳方式,加大宣傳力度,培育“無廢”理念,提高全民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,推動形成簡約適度、綠色低碳的生活消費方式。
|